何友均

作者: 时间:2023-03-14 点击数:

姓名:何友均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6.07 籍贯:湖北恩施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学历:博士

职称:研究员

一、学习和工作经历

1995.09-1999.07湖北民族大学,学士,林业

1999.07-2000.09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林业工作站,助理工程师

2000.09—2005.07北京林业大学(硕博连读),博士,生态学

2005.07—2008.11中国林科院科信所助理研究员研究部副主任

2007.10—2007.12德国哥廷根大学访问进修

2008.12—2015.09中国林科院科信所副研究员

2015.10—至今 中国林科院科信所林业战略与规划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二、研究方向/主要工作

主要从事林草战略与规划、林草碳汇与市场、生态经济与政策、森林多目标管理与评价研究。现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林业战略与规划研究室主任、科信所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项目(CCER)审定与核证质量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科信所中林绿色碳资产管理中心副主任、科信所林业政策与气候变化中心副主任、中国林科院林权改革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同时,他还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林草发展规划编制专班成员,参加起草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优青项目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专家,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专家库成员、北京市财政项目绩效评价专家,兼任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林草生态修复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森林康养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首届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法国开发署(AFD)、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亚洲开发银行(ADB)、全球环境基金(GEF)等机构的项目独立咨询专家,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国际竹藤组织(INBAR)等机构的森林环境管理与林业政策独立咨询专家。2016年和2019年获梁希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6年获第五届“中国林科院杰出青年”荣誉称号。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软科学研究、技术咨询、国际合作等项目100余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28部。取得如下主要专业技术业绩:

一是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林草战略和规划研究,为推动林草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开展了林草低碳经济理论与政策、林草供给侧改革、绿色“一带一路”、生态系统增汇潜力与机制、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林草落实2030SDG行动、长江和黄河流域林草政策、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林草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战略研究,相关成果被国家林草局、发改委、自然资源部采纳;开展了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等重大战略研究,提出了实现林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框架、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途径与政策建议,研究成果获得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和国家林业局的高度评价;提出了林草规划编制的组织、结构、要素、深度、步骤和方法技术体系,受邀为国家林草局“十四五”规划编制专班成员,受国家林草局选派参加起草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文件(中央1号文件)并受到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书面感谢表扬,核心参与《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21—2035年)》研编工作,得到国家发改委和林草局联合致函感谢;构建了基于绩效和一致性的林业规划实施评估理论和方法,为修编调整规划、完善政策措施和实施政绩考核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参考。

二是创新森林固碳增汇技术与政策研究,为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提供重要支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阐明了东北红松、蒙古栎、落叶松天然次生林经营增汇机制,第1著者出版相关专著2部:《东北天然次生林多目标经营与经济效应研究》《森林经营对多维目标功能的影响评价与模拟研究》,作为通讯作者发表在《林业科学》上的“不同经营模式对蒙古栎天然次生林林分结构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2018,54(1):12-21)被列为高引频次论文(排名4/242),为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主持研建了平原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天然次生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油茶碳汇项目方法学,填补了现有方法学仅限于人工林和竹林的空白,拓宽了林业碳汇项目开发领域和碳汇交易品种;参与起草了我国首个林业碳汇国家标准——《林业碳汇项目审定和核证指南》(GB/T 41198-2021),参与提出的《关于构建我国生态系统碳汇扩增技术体系》获选中国科协发布的2021年度10大工程技术难题;开展林业碳汇评估和综合政策研究,向自然资源部提交的《林草领域碳汇市场交易现状与政策建议》和国家发改委提交的《我国生态系统碳汇现状、提升空间分析和实施路径》研究成果均得到采纳,开展的“十四五”林草应对气候变化研究成果被国家林草局发布的《林业和草原碳汇行动方案(2021-2030年)》采纳,相关论文(通讯作者)发表在《林草政策研究》(2022,1(3):1-9)。

三是探索林草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为优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技术支撑。针对森林、湿地、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问题,提出了生态补偿的主体、客体、标准和模式,为形成重要生态系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支撑;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针对生态资产本底不清、生态补偿缺失、优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困难等问题,研发了国家公园生态资源资产统计指标体系和定价机制,构建了多保护地集中的国家公园生态资源资产评估模型和方法,建立了反映国家公园生态资源资产价值的差异化生态补偿标准,提出了生态功能协同提升、社区居民持续增收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模式,为自然保护地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技术支撑。

三、科研项目

(1) 基于植物功能性状的蒙古栎天然次生林多目标经营研究(315706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2017,主持

(2) 替代性森林经营模式对东北红松天然次生林多目标功能的影响机制及模拟预测研究(3117059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2-2015,主持

(3)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生态补偿与管理体系研究(CAFYBB2017QC006),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人才项目-中国林科院杰出青年项目),2016-2019,主持

(4) 资本下乡与生态保护、林农生计共赢模式研究(CAFYBB2016MC00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6-2019,主持

(5) 我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评价与体系完善研究(11&ZD042)之子课题: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体系实施效果系统建模及仿真模拟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012-2013,副主持

(6)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国家林草“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3,主持

(7) 五峰县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和可行性研究,五峰县林业局,2023,主持

(8) 林草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2-2023,主持

(9) 林草碳汇财政政策支持方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1-2022,副主持

(10)天府新区公园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研究与应用项目,天府新区管委会,2022-2023,主持

(11)青海省森林经营碳汇计量监测和经营模式优化研究,西北林草调查规划院,2022-2023,主持

(12)浙江省常山县油茶碳汇方法学开发项目,常山县油茶中心,2022-2023,主持

(13)安庆市森林碳汇本底调查与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潜力评估,安庆市林业局,2022-2023,主持

(14)宁波市森林固碳增汇能力研究,宁波市自然资源规划局,2022-2023,主持

(15)庐江国储林碳汇本底调查与潜力评估,中林联公司,2022-2023,主持

(16)浙江低碳亚运林业碳普惠项目核证,浙江省林业局,2022-2023,主持

(17)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林业草原政策研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0,主持

(18)林业草原十四五规划政策,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0,主持

(19)多元化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研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19,主持

(20)林业草原“十四五”规划政策专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19,主持

(21)阿勒泰地区福海县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调查项目,西北林草调查规划院,2021,主持

(22)榆林绿化区域治理规划方案,中国林科院林业所,2021,主持

(23)湿地保护成效考核办法制定,北京市园林绿化局,2020,主持

(24)编制《北京市十三陵林场森林经营方案(2021-2030年)》,北京市十三陵林场,2020,主持

(25)编制《北京市十三陵林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北京市十三陵林场,2020,主持

(26)北京市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与技术指南编制,北京市园林绿化局,2020,主持

(27)研究编制天然林保护“十四五”规划前期政策研究报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19,主持

(28)“十四五”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要点研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19,主持

(29)编制《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2019,主持

(30)黑龙江生态强省规划,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2019,主持

(31)黑龙江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规划,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2019,主持

(32)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管理局森林碳汇资源本底调查与碳汇项目开发潜力研究,,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9,主持

(33)研发天然次生林培育与恢复碳汇项目方法学,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7,主持

(34)研究编制《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碳汇基地建设规划(2017—2045年)》,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7,主持

(35)研发编制《遵义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遵义市林业局,2018,主持

(36)天然林保护二十年总结分析与新使命新任务研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18,主持

(37)北京山区生态林系列政策文件制修订,北京市园林绿化局,2018,主持

(38)国家级林业规划实施监督评估体系研究,国家林业局计财司项目,2012-2022,主持

(39)研究编制《林业国际合作发展纲要(2016-2020)》,国家林业局国际合作司,2015-2016,副主持

(40)我国林业现代化战略研究,国家林业局重大软科学项目,2017,主持

(41)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研究,国家林业局计财司项目,2013-2014,副主持

(42)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林业行动计划,国家林业局计财司项目,2017,主持

(43)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野生动物保护合作规划,国家林业局计财司项目,2016-2017,主持

(44)研究制定“一带一路”林业合作规划,国家林业局计财司项目,2015-2016,副主持

(45)“一带一路”建设林业合作规划及政策研究,国家林业局计财司项目,2016-2017,主持

(46)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规划实施评估与法律政策研究,国家林业局天然林保护中心项目,2014-2017,主持

(4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评估,国家林业局计财司项目,2017-2018,主持

(48)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编制,星斗山保护区管理局委托项目,2014-2015,主持

(49)北京房山区、大兴区县级森林经营规划编制,北京市林业勘察设计院委托项目,2014-2015,主持

(50)加强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实施方案,国家林业局天保中心项目,2017-2018,主持

(51)北京市延庆县妫河上游湿地保护与恢复实施方案及设计方案编制、北京市房山长沟湿地保护与恢复实施方案及设计方案编制,延庆园林绿化局和房山长沟镇政府委托项目,2017,主持

(52)编制《张家口奥运迎宾廊道规划设计》,张家口市林业局项目,2013-2014,副主持

(53)中国-全球环境基金干旱生态系统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发展战略研究,全球环境基金项目(GEF),2011-2012,副主持

(54)促进环境友好型热带林产品市场发展的中国绿色公共采购政策研究(2009GXS5B081),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2009-2010,主持

(55)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及还湿政策研究,国家林业局计财司项目,2016,主持

(56)退化防护林更新改造政策性研究,国家林业局造林司项目,2015-2016,主持

(57)工业人工林生态环境管理技术规程,国家林业局科技司标准处项目,2007-2009,副主持

(58)人工林多功能经营及模拟预测技术引进(2012-4-69),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12-201,4,副主持

(59)北京市西山林场林业低碳经济研究与示范,北京市园林绿化局,2009-2010,副主持

(60)中国林业碳汇认证体系研究,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委托项目,2010-2011,副主持

(61)北京市平原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开发,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项目,2014-2015,主持

(62)内蒙古大兴安岭金河、中国纸业等造林项目碳汇审定核证(CCER),福建杨梅岭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碳汇试点、雄安新区造林碳汇等项目审定核证(FFCER),2015-2017,主持

(63)Growth, Climate and Equity – addressing the impact of competing interests in forest plantation polic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hina case study,Formas-Sida of Swedish,2010-2011,Project director

(64)Developing Policy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Tools for Providing Support for Ecological Forest Management in China’s Urban and Peri-Urban Areas (CN/ASIA PRO ECO/12 (109260)), European Commission, 2006-2008, Co-coordinator

(65)Peri-urban Land Use Relationships-Strategies and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Tools for urban-rural linkages :China Case Studies (036921-30), the 7th Framework Programme, integrat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European Research Area, European Commission, 2006-2008, Co-coordinator

(66)Developing the National Guidelines on Responsible Management of Planted Forests in China(PR No. 38817), FAO,2007-2008,Project director

(67)Development of a Sustainable Harvesting Guide for Commercial Planted Forests in China, FAO,2010-2013,Project director

(68)Prompting Capacity Building on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Planted Forests in China (CN005609), WWF, 2008, Project director

四、获奖情况

(1) 基于灾害风险区划的森林保险费率厘定与政策设计,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9

(2) 国际林产品贸易中的碳转移计量与监测研究,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6

(3) 2016年获第五届“中国林科院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五、主要论文

(一)SCI/核心期刊论文节选

(1) Dou, Y.; Wu, C.;He, Y*.Public Concern and Awareness of National Parks in China: Evidence from Social Media Big Data and Questionnaire Data. Sustainability 2023, 15, 2653. https://doi.org/ 10.3390/su15032653

(2) 窦亚权,杨琛,赵晓迪,王怀毅,李娅,何友均(通讯作者).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与路径选择.林业科学, 2022, 58(7): 1-11.

(3) 窦亚权,何江,何友均.国外国家公园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实践及启示.环境保护,2022,50(15):66-72

(4) Wang, P.; Li, N.; He, Y.;He, Y*.Evaluation of 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s in National Pa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enefifits of Community Residents. Land 2022, 11, 1566. https://doi.org/ 10.3390/land11091566

(5) 何友均.高质量建设国家公园的重大意义与实施路径.国家治理,2022年6月上下合刊,7-12

(6) 陈科屹,王建军,何友均(通讯作者),张立文.黑龙江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碳储量及固碳潜力评估.生态环境学报 2022,31(09):1725-1734

(7) Zhang, L.;He, Y*.;Wang, J.; Meng, J. Development of a Climate-Sensitive Matrix Growth Model for Larix gmelinii Mixed-Species Natural Forests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Predicting Forest Dynamics under Different Climate Scenarios. Forests 2022, 13(4), 574;https://doi.org/10.3390/f13040574

(8) Wang, P.; Zhang, C.; Xie, H.; Yang, W.;He, Y*. Perception of National Park Soundscape and Its Effects on Visual Aesthetics.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2, 19, 5721. https://doi.org/10.3390/ ijerph19095721

(9) 何亚婷,谢和生,何友均(通讯作者).不同经营模式对蒙古栎天然次生林碳储量的影响.生态环境学报, 2022, 31(2): 215-223.

(10)谢和生,何亚婷,何友均(通讯作者).我国林业碳汇交易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林草政策研究,2022,1(3):1-9

(11)Peng Wang, Wenjuan Yang, Dengju Wang andYoujun He*.Insights into Public Visual Behaviors through Eye-Tracking Tests: A Study Based on National Park System Pilot Area Landscapes. Land 2021, 10, 497.https://doi.org/10.3390/land10050497

(12)肖仁乾,宁攸凉,何友均(通讯作者),谢和生,许单云.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林业经济问题,2021,41(6):645-650

(13)宁攸凉,王莹,肖仁乾,何友均(通讯作者).草原补奖政策对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分析:来自青海省祁连、门源两县的经验证据.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1,20(05):630-639.

(14)邹文涛,何友均(通讯作者),叶兵,赵晓迪,许单云,肖仁乾,段艺璇.基于InVEST模型的钱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41(3):120-128.

(15)陈科屹,何友均(通讯作者),李秋娟.林长制与乡村振兴的逻辑意蕴和衔接路径研究.自然保护地,2021,1(2):82-89

(16)陈科屹,刘润华,张博,何友均(通讯作者),谢和生.武汉市环城林带森林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水土保持研究,2021,28(02):54-59+66

(17)陈科屹,邱胜荣,赵晓迪,黄三祥,高函宇,何友均(通讯作者).北京市湿地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生态学报,2021,41(12):4786-4794

(18)Shuifa Ke, Dan Qiao, Wantong Yuan,Youjun He.Broadening the scope of forest transition inquiry: What does China's experience suggest? 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 118 (2020) 102240

(19)邹文涛,何友均(通讯作者),叶兵,赵晓迪,许单云,肖仁乾,段艺璇.基于InVEST模型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研究进展.世界林业研究,2020,33(4):19-24.

(20)王鹏,何友均,高楠,陈亚.自然保护地景观治理的实践模式:以长沟泉水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风景园林,2020,27(3):40-46

(21)乔勇,谭世明,何友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区内农户的生计能力影响分析.林业经济问题,2020,,4(4):337-344

(22)陈科屹,林田苗,赵晓迪,黄三祥,高函宇,何友均(通讯作者).构建北京市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湿地科学,2020,18(2):141-149

(23)邱胜荣,赵晓迪,何友均,闫钰倩,段艺璇.我国国家公园管理资金保障机制问题探讨.世界林业研究,2020,,3(3):107-110

(24)Xiaodi Zhao,Youjun He*, Chao Yu, Danyun Xu and Wentao Zou. Assessment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in National Park Pilot. Sustainability,2019,11(23), 6609; https://doi.org/10.3390/su11236609(SCI2018,IF=2.592)

(25)赵晓迪,于超,何友均(通讯作者),闫钰倩.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居民支付与受偿意愿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39(11):141-146

(26)宋争,何友均(通讯作者).湿地蓄水主要监测方法研究进展.世界林业研究,2019,32(4):12~17

(27)肖仁乾,赵晓迪,何友均(通讯作者),闫钰倩,叶兵,许单云,邹文涛.国家公园生态资源资产定价机制研究.林业经济,2019,41(8):3-9

(28)段艺璇,赵晓迪,邹文涛,闫钰倩,许单云,叶兵,何友均(通讯作者).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林业经济,2019,41(4):50-57

(29)许单云,何友均,赵晓迪,叶兵.自然资源适应性治理探索——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例.世界农业,2019,12,36-43+134

(30)Pu Zhang,Youjun He,Yiming Feng, Rafael De La Torre, Hongyan Jia, Jixin Tang, Frederick Cubbage. An analysis of potential investment returns of planted forests in South China. New Forests, 2019,50:943–968,https://doi.org/10.1007/s11056-019-09708-x(SCI2018,IF=2.664)

(31)陈超凡,覃林,段艺璇,何亚婷,王鹏,冯琦雅,王雅菲,何友均(通讯作者).不同经营模式对蒙古栎次生林叶功能性状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生态学报,2018,38(23):8371-8382

(32)冯琦雅,陈超凡,覃林,何亚婷,王鹏,段艺璇,王雅菲,何友均(通讯作者).不同经营模式对蒙古栎天然次生林林分结构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林业科学,2018,54(1):12-21.

(33)段艺璇,林田苗,赵晓迪,何友均(通讯作者).湿地生态补偿标准与模式研究进展.林业经济,2018,(7):76-81

(34)何友均,苏立娟,陈绍志.基于森林灾害聚类分析的防灾救灾财政政策体系研究.林业经济,2016,(2):38-44

(35)覃鑫浩,何友均(通讯作者),许娜子.长白山沿海拔梯度臭冷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6,36(11):92-96

(36)冯琦雅,覃鑫浩,王雅菲,何友均(通讯作者).全球REDD+筹资状况与对策研究.世界林业研究,2016,29(4):1-6

(37)范垚城,覃林,王雅菲,邹慧,谭玲,何友均(通讯作者).东北天然次生林不同经营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与功能多样性.林业科学,2016,52(7): 68-77

(38)苏立娟,张谱,何友均(通讯作者).森林经营综合效益评价方法与发展趋势.世界林业研究,2015,28(6):6-11

(39)M. Sandewall, H. Kassa, S. Wu, P.V. Khoa,Y. Heand B. Ohlsson. Policies to Promote Household Based Plantation Forestry and Their Impacts on Livelihoods and the Environment: Cases from Ethiopia, China, Vietnam and Sweden.International Forestry Review, 2015,17(1):98-111.

(40)邹慧,覃林,何友均(通讯作者).不同森林经营措施对木材产量和碳储量的影响.世界林业研究,2015,28(1):12-17

(41)苏立娟,何友均,陈绍志.2015.1950-2010年中国森林火灾时空特征及风险分析.林业科学,51(1):88-96

(42)戎建涛,何友均(通讯作者). 2014.不同森林经营模式对丹清河林场天然次生林碳贮量的影响.林业科学,50(9):26-35

(43)戎建涛,何友均(通讯作者),梁星云. 2014.东北天然次生林生物量对不同森林经营策略的响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2(9):41-47

(44)覃鑫浩,苏立娟,陈绍志,何友均(通讯作者).2014.爱沙尼亚林业发展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世界林业研究,27(2):77-82

(45)邹大林、张谱,陈绍志,何友均(通讯作者),王艳洁. 2014.埃塞俄比亚林业发展现状.世界林业研究,27(2):83-88

(46)苏立娟,陈嘉文,覃鑫浩,陈绍志,何友均(通讯作者). 2014.新西兰林业规划实施评估理论、方法与借鉴.世界林业研究,27(1):77-81

(47)He YoujunQin Lin*,Li Zhiyong,Liang Xingyun,Tan Ling,Shao Meixiang. 2013. Carbon storage capacity of monoculture and mixed-species plantations in subtropical China.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95,193–198(SCI,IF=2.667)

(48)何友均,梁星云,覃林,李智勇,邵梅香,谭玲. 2013.南亚热带人工针叶纯林近自然改造早期对群落特征和土壤性质的影响.生态学报,33(8):2484-2495

(49)何友均,梁星云,覃林,李智勇,谭玲,邵梅香. 2013.南亚热带马尾松红椎人工林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及基于自然的森林经营.林业科学,49(4):24-33

(50)梁星云,何友均(通讯作者),张谱,戎建涛,覃林,李智勇. 2013.不同经营模式对丹清河林场天然次生林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林业科学,49(3):93-102

(二)论(译)著节选

(1) 张守攻,王登举,何友均,王鹏.第十四章生态系统一体化保护修复.见刘旭,郝吉明,王金南.主编.中国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重大出版工程),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 2022.北京:科学出版社

(2) 何友均,编委.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编.中国林业草原“十四五”规划精编. 2022.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3) 陈绍志,何友均等,编著.林业规划评估方法学.2020.北京:科学出版社

(4) 何友均,赵晓迪等,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生态补偿与管理体系研究.2020.北京:科学出版社

(5) 王登举,何友均,王鹏,谢和生,高楠,王雅菲.可持续土地管理制度框架与政策机制研究.2020.北京:科学出版社

(6) 何友均,覃林,梁星云,苏立娟,邹慧,范垚城,陈科屹.东北天然次生林多目标经营与经济效应研究.2019.北京:科学出版社

(7) 刘道平,何友均,等.编写.防护林体系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见:沈国舫吴斌张守攻李世东主编.2017.新时期国家生态保护和建设研究.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研究丛书.北京:科学出版社

(8) 何友均.基于科学文献大数据计量的桉树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分析.p70-100.见:中国林学会,编著.陈幸良,刘世荣,主编.2016.桉树科学发展问题调研报告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9) 何友均.桉树生态、社会问题的媒体关注度研究.p101-109.见:中国林学会,编著.陈幸良,刘世荣,主编.2016.桉树科学发展问题调研报告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0)陈绍志,何友均,陈嘉文,覃鑫浩,编著.2015.林区道路建设与投融资管理研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1)何友均,覃林,李智勇.著. 2013.森林经营对多维目标功能的影响评价与模拟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12)Martin Spiekermann,Youjun He,Jianjun Yang, Irene Burkhardt, Fei Yan, Xin Yi, and Stephan Pauleit. Hangzhou: Fast Urbanization and High Population Growth. In: Kjell Nilsson, Stephan Pauleit, Simon Bell, Carmen Aalbers, Thomas Sick oshim Nilsen. Editors. 2013. Peri-urban futures: Scenarios and models for land use change in Europe.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13)刘道平,何友均.主译. 2011.人工林——用途、影响和可持续性.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4)李怒云,何友均,李智勇,韩峥,主编.2011.可持续森林培育与管理实践.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5)李智勇,李怒云,何友均,主编.2011.多功能工业人工林生态环境管理技术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16)李智勇,何友均.编著. 2010.国外林业生物安全法规、政策与管理研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7)李智勇,何友均等,译著. 2009.城市森林与树木.北京:科学出版社

(18)何友均..2008.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三)国家和行业标准

(1) 武曙红,孟兵站,翁文源,朱建华,于洁,宋国宝,李怒云、何友均,侯远清,王振阳,李金良,钟小剑,王远,郭增跃,胡玥,陈峥,陈睿,宋马飞,陆日,许茜茜.《林业碳汇项目审定和核证指南》(GB/T 41198-2021).2021.北京.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 武曙红,朱建华,何友均,毕华兴,吴金友,于洁,王振阳,林向群,李罡,刘欢,赵慧君,孙雅妮.《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计量指南》(LY/T 2988-2018).2018.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3) 崔国发,李忠,王清春,邢韶华,雷霆,徐基良,何友均,严旬,郭红燕,等.《自然保护区名词术语》(GB/T 31759-2015).2015.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4) 李智勇,刘道平,何友均,周志峰、陈宏伟.2009.《工业人工林生态环境管理规程》(LY/T 1836-2009).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六、其他

参加国际会议与学术报告节选

序号

报告名称

会议名称

主办方

时间

地点

报告类别

1

Impacts of alternative management regimes for natural secondary forests on multiple functions in Northeastern China

Eco-Summit (世界生态峰会)

世界生态峰会组委会

2016年8月28日-9月1日

法国蒙彼利埃

边会学术报告

2

Expert panel discussion on forestry strategic

planning in the Asia-Pacific economies

Asia-Pacific Forestry Planning Workshop

亚太森林组织

2017年1月18日-19日

曼谷

嘉宾讨论

3

China Bamboo Planning at National and Regional Levels

Global Bamboo and Ratter Congress 2018

国际竹藤组织

2018年6月25日

北京

嘉宾讨论

4

Forestry Policies and Practices for

Climate 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in China"

XXV IUFRO World Congress

国际林联

2019年9月29日-10月5日

巴西库里蒂巴

边会学术报告

5

New Developments of Forest Planning and Policies to Response the Glasgow Endorsement in Forest Restoration in China

APFNet Workshop on New Developments of Forest Planning and Policies in

Response to the Glasgow Endorsement of Forest Restoration

亚太森林组织

2022年7月12日

网络视频会议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代表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北京市海淀区东小府2号 邮编:100091
 电话:010-62889710 传真:010-62889710 京ICP备07026674号-7
 Copyright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林科院科信所 版权所有